HIFI 篇二百一十:不一样的低频,猫耳声学Cat.E
阿明Amin 「原创」
高频,其实和低频一样值得拿出来说说。可能得益于第二个动圈的存在,高频通透性很好,细节不缺,泛音不算丰富,点到为止,兼顾亮度,使得声音很纯净。颗粒不大,但细腻度一般,略有点甜。最有特色的是对毛刺的打磨,润而不滑,边缘会有点毛,能让你感觉到,又丝毫不影响听感,使得这个耳机的适应性极好,给我一种感觉就是无论什么样的声音最后都能圆回来。
Meow的包装令我想到猫耳第一款产品MIA的设计,正面大黑底配红印,右下角特意标注了-196。正面没用产品的照片,而只露出一对猫眼。反面有中英文写明了产品参数规格,并附有一张频响曲线图。
技术参数:
耳机类型:双动圈封闭式入耳耳机
驱动单元:10mm液晶振膜 & 8mm PET高分子振膜
频响范围:10-25,000Hz
阻抗:16Ω15%
灵敏度:108dB/mW5
谐波失真:<1%
插头:3.5mm立体声镀金插头
耳机材质:锌合金电镀
线缆材质:OFC镀银 -196深冷处理
线缆长度:1.2m
插针:0.78mm 2Pin
从侧面抽出内盒,打开,上层的海绵垫上放着一副耳机、三对低频增强套(S/M/L)和三对平衡套(S/M/L)。耳机上默认还配了一对低频增强套。
作者:阿明Amin
最重要的是,低频的确不太一样。我原以为它会以量感取胜,可听下来完全不是,反而比较克制,量感偏少。可能得益于第一个动圈10mm大面积振膜,低频的下潜很好,层次丰富。其低频非常凝聚!有力!,能量输出与众不同,尤其听赵聪《聆听中国·精灵》(玻璃CD),低频就像是少林大师傅一击重拳到肉,再啪得散出去,那种蓄势爆发的冲击力令人印象极深。这也让我发现,Meow在听这类极具HiFi味的发烧碟时会遇强更强,极具吸引力,而且不轰头,不毛躁。同时,我还发现用液晶振膜的动圈耳机往往具有弹性十足,瞬态出色的特点,Meow也不例外。而且,我个人觉得,在同价位它的处理更胜一筹,在与1969搭配后声音非常鲜活,大大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很带感,爽翻了,像极了升级版的MIA (^o^)
学林1969电子管播放器,默认小号低频套,低增益,音量57~59即可,推力要求不高。
Meow的面板与耳郭齐平,没有高出一截,也就没有下坠感;导管不长,不会太过深入耳道,避免了敏感人群的不适;腔体内侧微凸,造型饱满,与耳道贴合,无异物感,物理隔音效果不错。佩戴轻松。长时间聆听也无明显不适。只是腔体面积比预想的大一点点,像我耳朵小会有塞满的感觉。听诊器效应很轻微。
Meow最关键的地方是采用了双动圈设计,想达成“不一样的低频”。一耳朵,有点窃喜。首先,没有预期中因为多了一个动圈而引发的混、杂、乱,依然保持了良好的清晰度。其次,声音很干净,非常干脆,尤其听器乐的时候,一点不拖泥带水,但也不失动圈的韵味,这个度拿捏得正好。多说一句,从猫耳声学的几款产品来看,调音水平不错,比较注重声音的韵味。
猫耳声学最近寄给我试听了一款新品——双动圈Meow。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2019年刚入便携市场时听的维迪声E3四核双动圈,当时就感觉双动圈对于入门耳机来说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单元结构,能以较小的成本获得更为出色的声音。可惜,当时双动圈虽然风靡了一阵,但鱼龙混杂,总体质量不高,容易出现(1)声音发混,发闷(2)低频轰轰上头。很好奇,Meow如何呢?
不知道是否双动圈的关系,高频的能量感比较明显,有点像是叠加了。一方面我个人喜欢这种硬朗的表现,就像梦回初恋,一听女声就会魔音贯脑般激动不已;一方面不得不承认,稍微搭配不好很容易生硬,上头,好似在危险边缘游走。吹牛地说,没点技术还真搞不定?(^o^)
对于喜欢低频的朋友,我建议可以搭配像Beam3pro这样的小尾巴,更为有力深沉,气势更足。
Meow的腔体是锌合金+深层电镀,也许是工艺进步+质感出色,个人感觉最近一年全金属设计很流行啊。大小适中,份量不重,表面光滑,面板与腔体间可见缝隙,做工不错。
下层的海绵垫里面放着一个皮质耳机包,包内是号称4N OFC深层镀银设计,配备0.78mm 2Pin可换线结构,经过-196三阶段冷冻处理的耳机线。冷冻处理似乎也成为了猫耳声学的一个标志。可能限于成本,无论手感还是质量,感觉不如MIA那条,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缠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