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寡头狂赚苹果的瑞声科技
超过全球90%旗舰智能手机的声学解决方案都来自这家企业。
在苹果供应链中顶级的赚钱能力,坐拥行业寡头级市场份额,超过全球90%旗舰智能手机的声学解决方案都来自这家企业,这就是从中国常州走向国际市场的瑞声科技(02018.HK)。
从2009-2017整整8年时间中,瑞声科技的业绩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其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97%。利润规模也从2002年上市时的1亿元增长至53.24亿元,15年间翻了50倍。
随着公司业绩暴增,其创始人潘政民夫妇的财富水涨船高。2017年的胡润富豪榜中,潘政民夫妇以540亿元身家位列第34名。
瑞声科技靠声学器件起家,到目前业务涉及到触控马达、射频结构件、光学镜头等多方面业务,并且新业务营收占比已经与最初的声学器件业务基本持平。
市值缩水
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进入饱和阶段,配件企业业绩也出现不小波动,根据瑞声科技最新财报显示,2018上半年实现营收84.24亿元,同比下降2.54%;净利润17.78亿元,同比下滑16.39%。
而早在2017年5月,瑞声科技就遭遇了一次沽空报告,受到沽空报告影响,其股价在五个交易日下跌25%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瑞声科技被沽空的时间,恰好是该公司发布2017年第一季报的时刻,而该季度是其上市以来盈利最好的一季,非声学业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25%,声学业务同比也增长了14%。财报发布的前一天,名为GOTHAM CITY的沽空结构对瑞升科技发出了九大质疑。
质疑点主要集中在关联交易,不过随后便遭到瑞声科技的否认。于此同时,各大投资机构依旧看好公司股价,其中就包括中金、瑞信、大摩、中信等。
资本市场也给予了正面回应,其股价经过短暂调整后,一路上涨,最高涨幅超过120%,股价最高涨至183.3港元。
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进入存量竞争阶段,相关苹果配件概念股连续下挫,瑞声科技也未能幸免,其市值缩水近一半。不过当前市盈率只有16倍。瑞声科技在全球声学领域的龙头地位依旧没有被撼动。
与A股声学器件龙头歌尔股份()相比,瑞声科技的盈利能力显然更具优势。最新的中报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瑞声科技和歌尔股份营业收入均为84亿元左右,然而双方的净利润相差竟超过了4倍。这也不难理解,瑞声科技的总市值接近歌尔股份的4倍。
从最近5年净利润的成长性来看,瑞声科技也优于歌尔股份,特别是2015年之后,双方净利润差距越拉越大。
从盈利能力来看,双方销售毛利率差距甚大,瑞声科技的毛利率几乎是歌尔股份的两倍。而根据2018年中报显示,瑞声科技和歌尔股份的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1.05%、5.18%;双方的毛利率为36.73%、20.82%。也就是说,瑞声科技的净利率都超过了歌尔股份的毛利率。
从总营业收入来看,从2012年起,歌尔声学的总营业收入便一直高于瑞声科技,这主要是因为瑞声科技产品定位相对高端,而歌尔声学产品相对中低端。
歌尔股份借助小米、华为、联想等一系列国内厂商廉价产品快速出货,业绩有了大幅提升,远超行业增长率。然而到了行业增长的瓶颈期,面对瑞声科技进军中低端,歌尔声学招架不住。从净利润增速可以明显看出,瑞声科技保持高增速,而歌尔声学大幅下滑。
因此,无论从财务数据、成长性亦或者公司经营层面,瑞声科技均要优于歌尔股份。不过面对整个行业的增长下滑,双方都要面对市场行情转冷,如何转型突围,是整个手机产业链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新增长点
智能手机面临瓶颈,各厂商都开始研发新品,全面屏、AI智能识别等逐渐成为标配。
与手机等智能设备紧密相关的声学元器件企业也开始转型升级,瑞声科技2014年开始转型非声学器件,主要有触控马达、无线射频、天线及光学镜片,营收占比迅速增加。歌尔声学反应相对较慢,中高端受到瑞声科技的挤压。
从最新的财报来看,瑞声科技非声学器件业务占比接近一半,其中触控马达及无线射频结构件业务营收为34.38亿元,占比达到了40.81%;微电机系统器件3.44亿元,占比4.08%。
与此同时,瑞声科技开始进军光学解决方案、3D屏幕精密加工、射频解决方案等崭新领域。
最新发布的2018年中报,瑞声科技指出,未来公司将继续通过更多元化的产品结构及更平衡的客户组合推动收入增长。目前两大核心业务——声学(动圈器件)和触控马达及精密器件,分别贡献总销售额的51%及41%。
下一篇:没有了